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8班的陈俊杰,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诵经典传薪火,立修身报国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贤的醒世箴言如黄钟大吕,穿越千年,依然振聋发聩。经典,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锚点,是人类智慧的长河。它们历经时光洗礼,却始终闪耀着不朽的光芒。诵读经典,我们不仅触碰到了前人的心血,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与赤子情怀。它们激励着我们铭记初心,树立鸿鹄之志,修身齐家,报效祖国。
那么,何为经典?经典是千百年流传的智慧结晶,是文明的瑰宝。它们具有永恒的价值与意义,纵贯千古而不衰,跨越千年而弥新。读《诗经》,我们品味烟火人间的淳朴情感,感受爱恨交织的生命律动;阅《史记》,我们纵观历史的兴衰更迭,思索治乱得失的深刻哲理。四书五经,承载着百家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西厢记》《红楼梦》,寄托着文人墨客对时代的深情期许。经典,从来不是高居庙堂的冰冷符号,而是代代相传的炽热薪火。它们承载着先贤的智慧与情怀,是永不熄灭的文明火种,照亮了人类前行的漫漫长路。
为何要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为了修身。先贤的智慧结晶,是对我们最深刻的教诲。在这个信息爆炸、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喧嚣裹挟,迷失在浮华的浪潮中。唯有沉下心来,在纸墨间寻求一方宁静,才能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获得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慰藉。诵读经典,更是为了立志。《周易》有言:“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诵读经典,不是为了独善其身的清高,而是为了将个体生命融入时代洪流的觉悟。课堂上,当我们读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仿佛置身历史的关键节点,与古人一同运筹帷幄,感受时代的脉搏;闲暇时,翻开金庸的武侠世界,我们随着侠客的快意恩仇热血沸腾,激荡起深沉的家国情怀。经典,在一字一句中凝聚成华夏的精神天空,让我们产生共鸣,唤醒内心深处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励我们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的复兴与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然而,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经典诵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碎片化信息充斥生活,快节奏的浪潮让我们逐渐远离经典诵读,经典的光芒似乎被时代的喧嚣所掩盖。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重拾经典诵读,让先贤的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时代的重任早已落在我们肩上。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成为经典的阅读者,更要成为经典的传播者与践行者。我们应主动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每天留出片刻时光,静心诵读经典,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与情怀。我们还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有声书、线上读书会等形式,让经典诵读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我们要积极参加诵读比赛、文化讲座等活动,激发对经典的兴趣。唯有如此,才能让经典诵读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文明的火种代代相传。
同学们,让我们以经典为镜,明辨是非;以经典为舟,乘风破浪;以经典为火,点燃心中的理想与担当。让朗朗书声与时代浪潮共鸣,让修身之志与报国之情交融!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