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宪法在我心中》
此时此刻,我脑海里,有一个场景挥之不去。山东枣庄17岁的女孩齐玉苓被告知落榜,沮丧失望的她,在大哭一场之后,只能向现实妥协。此后,她走上了一条极为艰难的生存之路。可几年之后,齐玉苓得知自己是被同学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忍无可忍的她将其告上法庭,却因为法律条款的缺失被驳回诉求。
好在故事并没有结束,齐玉苓再次上诉,案件诉至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需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做出判决,齐玉苓被偷走的人生得以归还。
所以,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是构建国家法治的根基,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的重要支柱,是一位严苛而公正的守护者,坚守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护每个公民不受不公正的侵害。列宁曾说“宪法就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白纸”。 那些简洁有力的条款无形的保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天赋人权,也无形的支撑着国家运转发展。
每当我翻开这部伟大的法典,就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时光的长河里低语着法治的重要性。透过法典的光芒,窥见社会的深处和远方。法律条文不再是生硬的规定,而是点燃信仰的火种,照亮了理解正义与责任的道路。“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我国宪法,便是根植在中国人民心中,朝夕奔梦,勇于仰望星空的底气。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回顾历史的长廊,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唐朝的《唐律疏议》;从元代的行省到民国的临时约法;从共同纲领再到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数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绵延,我们的每一步都闪耀着法理的光辉。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最好的规则并不镌刻于石碑书卷,而是深藏于人们的内心。宪法,需要我们以青春岁月共学习,时代篇章同描述。法治要内化于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以法,润物无声。新时代,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的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肩负着无比神圣的历史使命和重担,弘扬宪法精神,尊崇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让法治信仰在我们的心中扎根生长。
沐浴在宪法的阳光下,权力在我们手中,幸福,在我们心上。我们执着前行,宪法是土壤中永恒的绿色。公理之下,正义不朽。有了宪法的护佑,社会才能和谐安康,国家才能繁荣兴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