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晨霓:传承与弘扬:闽南语的光辉岁月(12月16日)
发布人:政教处 阅读次数:634 2024/12/16 17:40:00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探讨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主题——闽南语的传播。闽南语,这一独特的语言文化瑰宝,承载着无数代人的记忆与情感,跨越山海,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首先,让我们追溯闽南语的起源与演变。闽南语起源于福建南部地区,形成于唐宋时期。当时,由于战乱和经济发展,中原汉人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与语言,与当地百越族群的土著语言逐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例如,在宋代,泉州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商人和移民,多元文化的交流进一步丰富了闽南语的内涵。闽南语不仅是福建南部、台湾地区以及广东潮汕等地的方言,更是全球数千万华人的共同语言。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更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

闽南语的传播离不开人口的迁徙和文化的交流。历史上,福建南部地区人民为了生计,远赴台湾、南洋等地谋生,将闽南语带到了这些地方。在台湾,闽南语成为了主要的通行语言,深刻影响了台湾的社会文化发展。而在东南亚,闽南语也成为华人社区的重要交流工具,成为连接故乡与异乡的情感纽带。

进入现代社会,闽南语的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员流动更加频繁,闽南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设闽南语课程。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00所大学开设了闽南语相关课程,学习人数逐年增加。此外,闽南语歌曲、影视作品更是风靡一时。比如,周杰伦的歌曲《双截棍》中就融入了闽南语元素,让更多人感受到闽南语的独特魅力。此外,闽南语也在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崭露头角,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闽南语在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在一些地区,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闽南语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年轻一代对闽南语的掌握程度也令人担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闽南语逐渐消亡,那么与之相关的许多传统文化也将面临失传的风险。因此,保护和传承闽南语,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的校友秉承着“用闽南话连接闽南与闽南人的精神世界”的理想信念,联合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一批精通闽南语文化的爱好开发了一款名为“说咱闽南话”的软件,在这个软件中我们能够学习闽南语的发音,然后深入学习闽南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学习相关的俗语、歌谣等。除此之外,这款应用软件也紧跟时代潮流,在B站上也开通了自己的专属账号,不仅发布了一些关于闽南不同地区的发音习惯的解说视频,还以配音、讲故事等形式提供了能够被青年人所喜爱的科普视频,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闽南语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为传播闽南语添砖加瓦。与此同时,在第17周,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传承与弘扬我们闽南人的文化瑰宝,闽南语争霸赛也会如期开展,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踊跃报名,让闽南语文化植根校园!

亲爱的朋友们,闽南语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承载着我们对故乡的眷恋与情感。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推动闽南语的传播与弘扬,让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语言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