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邱阳:以诚信之名,赴期末之约(1月6日)
发布人:政教处 阅读次数:651 2025/01/06 17:42:00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年5班的陈邱阳。今天,我站在这里,带着一颗诚挚而坚定的心,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话题——期末诚信应考。在这个学期的尾声,我们即将迎来紧张的期末考试,它不仅是对我们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检验,更是对我们道德品质、诚信精神的一次考验。在这个关键时刻,我想通过分享一些故事、引用几句名言,来强调诚信应考的重要性,希望我们都能以最真实、最诚实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是诚实、真诚、谦诚,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博大信是信用、信誉、守信,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只有“诚信”,方可“立身”做到“诚信”,才能“成人”。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穿越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强调“德”与“才”并重,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失去了立身之本。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古代,无数士子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其中不乏因诚信而名垂青史者,如宋代的名臣包拯,他以公正无私、诚信为本著称,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从古代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到今天房长萍将彩票巨款如数奉还的真人真事,从宋庆龄小时候恪守信用不食言,到“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一诺千金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病重岳母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诚信始终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尺。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不乏见到一些反面教材。记得几年前,某高校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考试作弊案。几位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一时的贪念和对成绩的过分追求,选择了作弊这条不归路。最终考试成绩被取消,还受到了学校的严厉处分,甚至影响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人海归投档简历找工作都没被录取,后来人家告知是他的档案有记录这位海归在外国求学期间时考试有过一次作弊的污点。诚信的缺失,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成功”,但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言:“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部分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诚信应考呢?除了上述的道德层面的考量,还有以下几点实际的原因:

‌促进自我成长‌: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通过诚信应考,我们可以真实地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作弊虽然可能带来短暂的高分,却无法帮助我们真正掌握知识,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有弊无利

‌维护公平竞争‌:考试是竞争的一种形式,每个人都有权利在公平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实力。作弊破坏了这一平衡,对那些勤奋学习、诚实应试的同学极不公平也是对公平竞争这一原则的藐视与破坏。正如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言:“正直是无上荣耀的皇冠,失去它,人生就失去了价值。”

‌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风气。坚持诚信应考,不仅能够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还能为社会树立正面榜样,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诚信应考呢?

‌树立正确态度‌: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学习成果,而非单纯追求分数。保持平常心,避免因过分焦虑而走向歧途。

‌认真复习备考‌:利用考前时间,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扎实掌握课程内容。记住,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和努力。

‌遵守考试规则‌:进入考场前,仔细阅读考试须知,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不携带任何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不寻求任何途径获取答案。

‌相互鼓励监督‌:同学之间应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共同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最后,我想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作为结语:“信用的坠地,犹如打碎的镜子不能再重圆。”诚信,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一旦失去,将难以挽回。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个期末,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应考,不仅为自己赢得一份真实的成绩,更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我相信,校祖郭文梯先生对我们寄予的厚望“严,勤,诚,信”不仅仅是简单的四个大字,我们要真真正正将这四个字作为人生准则,严于己,勤于己,诚信考试,用最真实的成绩,才能不负郭先生的殷殷期盼!同学们,让我们以诚信为笔,以勤奋为墨,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篇章。预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收获满满!

    谢谢大家!